推广 热搜: 人本  创造  空间  设计  食品  格局  松下  裁员  日本   

财务奖励依赖症藏风险

   2016-12-14 32840
核心提示:奖金和股票期权能够提升公司业绩,但也可能引起企业的不道德行为,推高离职率,滋生嫉妒与不满。是时候减少以金钱为主的激励了。

    奖金和股票期权能够提升公司业绩,但也可能引起企业的不道德行为,推高离职率,滋生嫉妒与不满。是时候减少以金钱为主的激励了。高管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内在激励上,精心设计职位,提供给员工作出选择、精进技能、承担紧要工作乃至构建有意义的人际网络的机会。

    安然、泰科、世界电信、金融危机……接连不断的公司丑闻正侵蚀着美国经济,是时候退后一步静静反思了,这些灾难性丑闻的共通点是什么?过度依赖财务奖励恰是罪魁祸首。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及80年代,管理思潮中涌现出一种观点:公司领导层的主要职责是最大化股东利益。随即,这一观点被金融化,最大化股东价值成为世人公认的真言。久而久之,这种看法变得不言自明,成为很多学派的理论基石。

    最大化股东价值的信念在组织机构的较低层次就演变成了:根据业绩对员工进行财务奖励。人们相信财务奖励能促使员工提升业绩,从而使公司表现得更好。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公开上市公司中仅有不到10%的管理人员薪酬依赖于股票价格,但到了2003年,该比例已猛增至近70%。尽管媒体和公众纷纷指责这种高额的薪酬支出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很多高层管理人员通过优秀的短期业绩获得了巨额奖励,但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最终往往带来了无可弥补的严重损失——然而目前这种机制仍在运行:去年50家大型美国公司的CEO奖金增加了30%有余,创经济衰退以来的新高。

    当然,公司并不需要完全放弃财务奖励,事实上,诸多的证据都表明财务奖励确实有助于提高公司的业绩和生产力。平均而言,对个人的财务奖励能将员工的业绩和生产力提升42%到49%。然而这种收益背后也存在着相应的代价,除了公司能够预期到的成本外,财务奖励往往会导致一些难以预料的后果。

    究竟财务奖励对于不道德行为、嫉妒、离职和内在兴趣有什么作用,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减轻消极影响?

    财务奖励触发三大风险

    不道德行为。几年前,通用磨坊(GeneralMills)旗下的绿巨人出现了问题:速冻豌豆包中出现了昆虫残肢。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清洁度,管理人员设计了一项激励方案:员工如果能发现产品中的昆虫残肢就可以获得奖金。结果呢?员工们纷纷从家中带来昆虫残肢,放进速冻豌豆包中,然后“发现”它们,赚得奖金。

    这还是一个相对温和的例子,然而,还是点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激励能提高业绩,却无法保证员工会否抛却道德伦理,为了获取奖励而采取“旁门左道”。当人们因实现目标而获取酬劳时,他们往往更倾向于采用不正当或者不道德的手段(譬如夸大自己表现的欺骗行为),特别是在员工未能达成目标的时候。研究显示,利用欺骗手段获取奖金在很多公司已经成为常态。

    一旦公司设下了高额的财务奖励,很多员工都会越过道德界限。他们习惯于选择最便捷最简单的方法来达到目的,然后努力说服自己其实并没有犯错——结果才是检验方法的唯一标准,为达目的何妨不择手段?这种天生的合理化个人错误行为的心理倾向十分普遍,心理学家CarolTavris和ElliotAronson在《这些错不是我犯的》一书中,就专门解释了人们如何正当化自己的错误决定与不道德行为。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管理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发展历程  |  企业文化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郑州批发招商-让生意更容易!广告开放平台,免费招商,免费推广。
版权所有:郑州批发网 法律顾问:开达律师事务所 蒋正功律师   豫ICP备16041997号-2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