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人本  创造  空间  食品  设计  格局  松下  裁员  日本   

管理思想如何“落地”

   2016-12-11 38840
核心提示:随着国内大大小小各类企业的迅速发展,企业对内部管理的要求和重视程度也迅猛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把目光放到了企业的内部基础

    随着国内大大小小各类企业的迅速发展,企业对内部管理的要求和重视程度也迅猛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把目光放到了企业的内部基础管理之上,并从百忙之中,挤出时间投入到各种管理培训和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的学习中。于是,联想、海尔、华为、蒙牛等等成功企业一度成为广大企业家学习的明星,更兴起一股股联想学习热,海尔学习热。可是,这些年过去了,联想依然只有一家,国内也没有出现第二个海尔。这是为什么?

    一个更直接,更现实的问题,对于广大成长中的企业来讲,我们该不该学习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如果简单的学习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并不能给我们带来现实的实质的价值,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向他们学什么?

    另一个现实的问题,现在被广大企业不断强调的管理思想一定要“落地”又是在讲什么?与对明星企业的学习有什么关联?我们又该如何看待管理思想“落地”这个问题?我们到底能不能做到管理“落地”?甚至,我们究竟是不是一定要做到管理“落地”?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从对管理模式的话题谈起。

    管理模式不是万能的,这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

    从空间上讲,没有哪个管理模式是完全适合所有企业的;

    从时间上讲,没有哪个管理模式是永恒有效的。

    先看第一层意思,从空间上讲,没有哪个管理模式是完全适合所有企业的。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海尔模式确实是个好模式,但这种模式是海尔针对自身的实际所创造出来的,对海尔来说,是有效的,但并不一定就适合我们的企业。原因非常简单,我们的企业发展环境、内部情况等等与海尔有着这样那样的差异,我们不可能把海尔模式照搬过来就能获得海尔一样的成功。我们只能借鉴海尔模式,并结合自身的情况,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模式来。这很可能就是,国内众多企业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学习海尔,打造海尔模式,却始终没能出现第二个海尔的原因。

    再来看第二层意思,从时间上讲,没有哪个管理模式是永恒有效的。换句话说,要想让管理模式保持其有效性,那么这个管理模式就一定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一定是在不断的被完善的。这一点也比较容易理解,海尔模式本身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海尔在多年的实践中一步步完善和沉淀下来的,而且,到现在,海尔自身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海尔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探讨。

    对于这两点的理解并不困难,但这里实际上隐含了一个容易被大家忽视的问题:对于海尔这些明星企业,我们究竟该学什么?

    显然简单的学习明星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对我们的现实意思并没有预计的那么大,最核心的问题是,我们并不能照般这些模式而获得类似的成功。

    不过,虽然每个企业的管理模式千差万别,无法照搬,但实际上每个企业形成并完善各自管理模式的过程,却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是我们可以直接学习的,因为,各个企业形成和完善自身管理模式的过程恰恰都是在做一件事情——将管理思想“落地”。

    所以,如果我们要学明星企业,那么我们不能只是借鉴明星企业的管理模式,更需要关注的是明星企业形成和完善这些管理模式的过程,而且,结合自身企业现状思考管理思想如何“落地”的问题。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管理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发展历程  |  企业文化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郑州批发招商-让生意更容易!广告开放平台,免费招商,免费推广。
版权所有:郑州批发网 法律顾问:开达律师事务所 蒋正功律师   豫ICP备16041997号-2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34号